菩提道次第略论 13-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
菩提道次第略论
正论一一修学引导次第
第二章 于有暇身劝受心要
第一节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
二、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
若不起一为究竟利乐故,修清净法之心者,仅于现世未死之间,除苦修乐而为精勤,则傍生亦有之。虽居善趣,傍生何异?然修大乘道者,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,如《与弟子书》云:“欲成佛道度众生,具大心力唯人能,天龙、修罗、金翅、蟒、神仙,余趣皆不及。
复次,虽有一类昔于人中修道习气浓厚之欲天亦能见四谛理,然上界身则定无初得圣道者。欲天多数亦如前说为无暇处,故能修人圣道之身,以人为最胜也。又北俱卢洲不堪受持戒律,较余三洲之身为劣。而三洲中,尤以南赡部洲人为可赞焉。
以是当念:我得如此贤妙之身,何故令其无果?若竟令无果者,乃自欺自弃,更有何事可耻而重于此耶?昔于恶趣众多无暇处之险道盘旋流转,今偶一次得脱,若将此身无益弃舍,仍还彼三途中者,岂其以咒迷乱,令我成无心者哉?当如是数数修习之。
《入行论》云:“得如是闲暇,而我不修善,岂更有余者,较此尤愚迷。”又云:“难得有益身,由何而获得,如我具知已,后仍堕地狱。如为咒所迷,于此我无心(我岂无心者)。我何其愚鲁(何愚鲁至此),何物住我心?”
如是非仅观待究竟有大义利,当思即对于现近善趣身及受用眷属圆满之因,修施戒忍等亦须依于此身,乃易修习之。若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,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,则如既至宝洲空手而返,岂不哀哉。
菩提道次第略论连载:
菩提道次第略论 5-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- 所依善知识之相
菩提道次第略论 10-加行修法(洒扫/陈设/威仪/资粮田/七支供)
菩提道次第略论 11-正行修法/结行修法/未修中间/破斥二种妄见
三士道连载:
三士道 1-道次第的传承
三士道 5-上师的基本条件要求,传戒上师,大乘上师的条件要求
三士道 10-前行1-3(净扫道场/摆设佛像/端然安坐 皈依发心)
三士道 11-前行4(七支供养-3忏悔/4随喜/5请转法轮/6请住世/7回向支)
感恩陀乐南宁中心提供连载支持